研究生培養

培養方案
位置: 首頁 > 研究生培養 > 培養方案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030505)

作者:院辦   時間:2023-09-02   點擊數:

一、學科簡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是一門專門研究人思想品德的形成、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培養人們正确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科。我校思想政治專業是2003年經教育部審批通過,在2004年招生的碩士點,現已形成當代文化與青年價值觀研究、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思想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研究等穩定的研究方向。本專業培養的研究生主要面向高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軍警部隊、群團組織等。本學科擁有一支愛崗敬業、治學嚴謹、工作踏實、團結奮進的學術研究團隊,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師資保障,擁有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骨幹”等人才。本學科建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學術研究平台及社會實踐基地,現有“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及社會實踐基地10餘個,經過長期學術積累形成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培養和鍛煉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培養目标

總體要求: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堅持正确的理論方向和良好的學風。熟悉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重要文獻,有較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專業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說明重大問題。掌握一門外語,并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了解本學科研究的最新學術動态和研究成果,恪守本學科的學術規範,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成為從事與本學科相關的理論研究、教育教學、宣傳和實際工作的專門人才。

具體要求如下:

1.學術素養

崇尚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熟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重要文獻,有比較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功底和專業基礎知識;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以學習研究傳承馬克思主義為己任,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提供有學理支撐的闡釋,為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科學的決策咨詢意見,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服務。

2.學術道德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恪守學術道德規範,遵紀守法。嚴禁抄襲、剽竊、侵吞、篡改他人學術成果,嚴禁僞造或篡改數據、文獻、注釋,杜絕一切學術不端問題的發生。

3.學術能力

(1)獲取知識能力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弘揚馬克思主義優良學風、科學精神和科學态度。要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演進軌迹和學術淵源,善于開展調查研究,占有真實而豐富的第一手研究資料,及時了解并掌握本學科學術研究的前沿動态,深入進行學術思考;有效獲取專業知識和研究方法,認真探究知識的來源,具有較強理論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

(2)學術鑒别能力

對所研究的基本問題以及各種社會思潮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論評價和價值判斷的能力。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能正确區分什麼是必須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什麼是需要結合新的實踐而加以豐富發展的判斷,什麼是需要破除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理解,什麼是需要澄清的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要能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到的學術見解。

(3)科學研究能力

具有較強的揭示理論與實踐之間、相關理論之間、以及理論體系内部存在的矛盾,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善于将這些矛盾轉化為有價值的研究問題的能力。有獨立開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具有很強的調查研究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在學期間,應該在導師的指導下相對獨立地完成和發表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4)學術創新能力

在所從事的研究領域開展創新性思考,開展創新性科學研究并取得創新性成果。掌握本學科研究的最新學術動态,增強馬克思主義學術創造力,勇于和善于創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學術觀點,建立起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為指導的話語體系,牢牢掌握馬克思主義話語主導權,不斷增強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國際影響力。

(5)學術交流能力

具有較強的學術交流能力,以及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各研究方向之間、與馬克思主義學科體系其他學科之間、與哲學社會科學相關學科之間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能熟練表達自己的學術思想,積極展示自己的學術成果,善于與其他學者開展學術合作,并在學術交流與合作中提高學術研究能力。

(6)其他能力

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和進行學術交流。

三、研究方向

(一)當代文化與青年價值觀研究

本研究方向着眼于青年與政治、經濟、文化的互動,通過對當代文化發展狀況的考察,特别是通過對經濟全球化以及随之而來的思想文化的全球接觸、交流、碰撞、沖突等問題的考察,從文化認同的角度探讨青年對傳統文化、西方文化和主流價值觀的認識與立場,深入研究當代文化發展對青年價值觀的影響,梳理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與青年價值觀的關系,把握青年價值觀的新變化及其特點,嘗試青年價值觀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二)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圍繞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從理論與實證兩方面,研究當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理論與實際問題。主要進行學生思想教育、法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形成與發展規律的研究;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理念、模式、内容、途徑和方法的創新等方面的研究。

(三)思想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研究

本研究方向力圖通過對當代青年思想道德與法律素質現狀的分析,闡明思想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既應繼承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汲取傳統文化、道德的精髓,同時,也應引進大量的西方先進文化和優秀道德,将外來先進文化同本土傳統優秀文化和道德有機結合,形成新的、具有時代特征的、進步的民族文化和道德規範。在教學研究過程中,可結合正反雙向典型案例分析,指導學生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知法守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力量。

四、學制與學分

1.學制

本學科學術碩士研究生學制一般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不得超過5年。

2.學分

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總學分包括課程學分和必修實踐環節學分兩部分。研究生所修總學分最低27學分,最高32學分。在校全部課程的學習時間為一年半。論文開題報告、論文答辯等非課程環節以及論文研究工作時間為1.5—2學年。

五、培養方式

1.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充分發揮以導師為主的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的指導作用。

2.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工作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課程學習和論文研究工作,系統掌握本學科領域的理論知識,培養碩士研究生獨立工作能力、創新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課程學習

1.課程設置

碩士研究生完成16學時的理論課程學習量,考核合格可獲得1學分。(具體的課程設置信息見下表)

2.個人學習計劃

碩士研究生應在入學第一周内,在導師和導師組指導下确定專業研究方向,制定個人學習計劃,經導師簽字後,在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提交。

3.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

學位課程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基礎進行基礎理論教學,以增強專業基礎知識為宗旨,教學方式以課堂授課為主,考核方式為閉卷考試。

非學位課程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研究方向進行應用研究教學,并根據研究生所選專業方向進行專業特色教學,以增強專業研究能力、拓展專業視野和提升應用能力為宗旨,教學方式采用課堂授課和課堂讨論相結合等多種授課方式,考核方式為随堂考核、口試、閉卷考試、考查等多種形式。

七、學位論文

1.培養計劃

(1)碩士研究生在入學後一個月内經師生互選,确定導師,并在導師的指導下根據本學科培養方案和碩士研究生本人的具體情況确定研究方向與制訂培養計劃,經學院審核後,報研究生院備案。

(2)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計劃是導師指導碩士研究生學習的依據,也是對碩士研究生畢業和授予學位進行審查的依據。個人培養計劃确定後,須嚴格遵守,修滿個人培養計劃所列全部課程和計劃學分方可申請畢業。

(3)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中課程,原則上不能更改,因培養方案調整等非研究生個人原因确需更改培養計劃的,可由碩士生本人提出申請,經導師、所在學院同意後,報研究生院統一更改。

(4)凡未列入碩士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可以參加課程學習,但不記學分。

2.學位論文開題

撰寫開題報告,并于第三學期即10月中旬參加論文開題報告答辯。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的要求詳見《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管理規定》。

3.中期考核

要求學生提交論文初稿,作論文研究中期進展報告,參加論文中期答辯,進行論文質檢。須有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者對中期報告進行考核,就論文的理論分析、調研方法、數據、結果的可靠性、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及初步結論的正确性等進行評審,對存在的問題和進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指導性建議,評審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對碩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要求詳見《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規定》。

4.學術活動

對碩士研究生學術與實踐活動的要求詳見《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研究生學術活動考核規定》。

5.學術成果

要求學生在讀期間,學術成果至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提交讀研期間在國内公開出版的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的學術期刊為準)發表的與研究方向相關的學術論文一篇;(2)提交讀研期間在國内正式注冊的出版社公開發行的與研究方向相關的學術著作一部;(3)提交讀研期間在國家級、省級報紙上公開發表的與研究方向相關的學術理論文章一篇;(4)提交讀研期間研究生本人主持的省級以上科研或教研項目8000字以上結項報告一份。

研究成果的認定:

(1)研究成果需要經過院學位評定委員會認定,第一署名單位必須為伟德betvlctor网页版,且碩士研究生為第一作者,指導教師為參與作者或指導教師為第一作者、碩士研究生為第二作者。(2)刊發論文的期刊須為國家新聞出版署登記的省級以上正規期刊(有 ISSN、CN 刊号或 ISBN 出版号的刊物,不含增刊、副刊、特刊、綜合版等)。本專業的副刊、增刊、論文集等刊登的學術論文進入檢索的予以認可。有關論文檢索,須通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進行論文期刊信息查詢,并通過 “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清華同方中國知網”等主流數據庫對個人論文信息進行檢索。(3)著作(不含輔助用書)必須是正式出版社已公開發行的(有ISBN 标準書号和中國版本圖書館 CIP 數據核字)獨著或合著,且版權頁(或封面、前言等處)必需有署名。

6.學位論文及預答辯

(1)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本人獨立完成。學位論文的書寫規範按照《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規範》執行。

(2)為确保學位論文的質量,要求在預答辯前進行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論文檢測結果複制比超過20%者,不予送審,取消本次答辯資格并延期答辯。

(3)要求碩士研究生在申請論文送審答辯前,必須提交學位論文初稿,同時以講述方式,作論文預答辯。預答辯結果為通過和不通過。預答辯不通過者按相應規定處理。

(4)學位論文必須是系統完整的學術論文,要體現充分的工作量和成果的先進性。學位論文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創造性工作,必須是碩士研究生獨立完成。

(5)學位論文要文句簡練、通順、數據可靠、圖标清晰,嚴格準确地表達研究成果,實事求是地提出結論。

(6)學位論文要求全部系統送審,并送校外盲審。論文盲審未通過者,取消答辯資格并延期答辯。

7.學位論文答辯

 完成所有培養環節并通過學位論文預審者,按照《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研究生學位授予實施細則》進行答辯。

(1)答辯時應貫徹“堅持标準,嚴格要求,确保質量,公平合理”的原則。

(2)獲答辯委員會成員到會人數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時,方可做出通過論文答辯及建議授予碩士學位的決定。

(3)碩士學位論文答辯不合格者,經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讨論,應到會委員半數以上同意,做出修改論文并延期答辯的決定。

八、必修環節

1.學位論文開題(1學分)

(1)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是研究生開展學位論文工作的重要環節。研究生在修完學位課程進入學位論文寫作之前必須作開題報告。研究生必須以書面形式撰寫《題目審查報告》,提交審查通過後進行開題報告的撰寫。開題報告答辯前一周須在研究生學院網頁網上培養表格系統中填寫相關信息,成績按通過/不通過登記。

(2)研究生開題報告的内容一般應包括:課題來源和選題依據,對國内外相關文獻進行閱讀、分析和總結;研究方案,闡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關鍵問題與創新點、研究方法、研究意義等;研究工作基礎,說明具備的研究條件、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其可能的解決辦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計劃及時間安排。論文開題報告中的參考文獻數量要求至少30篇,其中近三年文獻閱讀不少于1/3。

(3)開題報告須有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者審定并簽署意見,對一次或二次仍未能通過者,做出相應的處理決定。

(4)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原則上在第三學期上半學期前(即10月中旬)結束完成,以保證有足夠的論文工作時間。

2.中期考核(1學分)

(1)碩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成立考核小組,負責具體實施工作。考核小組一般應由具有碩士生導師任職資格的相關學科專家組成,設組長1名,組員一般為5人。

(2)主要包括德育考核、課程學習、科研能力、身體素質等等幾個方面。各考核小組組織填寫《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碩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表》,對每位研究生做出具體評價。中期考核結果分為4個等級: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3)考核形式應采取PPT彙報和答辯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生彙報自己入學以來的政治思想表現、課程學習、論文開題進展、階段性成果及下一步研究計劃和存在問題等方面的情況,同時接受考核小組質疑。

(4)對于中期考核結果為合格以上的碩士研究生,記入1學分,可以按照培養計劃進入學位論文階段,繼續攻讀學位;中期考核不合格的碩士研究生,導師和碩士研究生共同制定整改方案,報學位評定分委員會批準。根據整改方案執行情況可在兩個月後重新進行中期檢查,兩次不通過者,原則上做結業處理。

3.學術活動(2學分)

要求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參加八次學術活動,并向學院提交《碩士研究生學術報告登記表》,成績按通過/不通過登記,成績通過者記2學分。學術活動的形式包括以參加人或報告人的身份參加學術講座、學術研讨會、學術會議等各類學術活動,具體内容由研究生本人在研究生管理系統填報,導師審核,學院登記審核結果。

九、本培養方案自2023級研究生開始實施。


 

版權所有:伟德betvlctor网页版 - 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 吉ICP備05002091号-1

手機版
Baidu
sogou